每年一过完春节,跳槽高峰就接踵而至。今年由于除夕不放假,“除夕辞职回家过年,来年再找个好工作”成了不少白领打趣的话题。为什么节后会出现辞职高峰?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苏城市民,也咨询了苏州人才市场,发现春节期间与人比较产生的失落感、一年工作结束尘埃落定以及节后大规模招聘活动是节后辞职现象火爆的主要原因。
节后冲动辞职:与人比较后产生失落感
春节期间,不少白领会参加各种同学聚会、亲戚聚会,在聚会上和同学、朋友的比较会让很多白领产生失落感和对自己工作的失望,进而提出辞职。
小刘在4年前有过一次春节后辞职的经历。他说,当时在南京读完大学以后,他就来到苏州一家韩企工作。“本来觉得还可以,但是过年回家见到亲戚,他们一开始就问工资多少、年终奖发了多少,还拿别人家的孩子出来说事,心里特别不爽快。但是后面想想,可能是自己单位不太好,总觉得自己能找到更好地单位,所以就决定辞职了。”
网友君子兰天也有相似的经历,因为在同学会上受同学的影响,去年过完年上班第一天就递了辞职信。“过年同学聚会下来,会发现自己真得混得挺差的。”网友君子兰天说,“听听别人家的单位,不是有年终奖就是有带薪长假,要不就是工资高。就突然很没劲,对自己公司挺不满意的,回来就决定辞职了。” 君子兰天表示,那时候运气比较好,辞职后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冲动了点。
苏州人才市场猎头部杨部长表示,与年底跳槽不同,节后跳槽带有一定的冲动色彩。对于不少职场白领,特别是才入职场几年的新人来说,春节同学聚会多,是一个会让人心态产生变化的时期。因为同学聚会过程中会和别人不断比较产生失落感,很容易冲动性地辞职。
节后寻找价值:大规模招聘让人蠢蠢欲动
春节之后的“金三银四”也是不少白领节后辞职的原因。春节过后的三、四月份是求职和招聘的高峰期,在节前,年度总结也做完了,年终奖也拿到了,调薪也调过了,节后,一场接着一场的招聘会和更丰厚的福利待遇让人蠢蠢欲动。
在市区一家国企工作的小田最近脑中就时不时盘旋着节后辞职的想法。前几天,公司公布了调薪结果,从每月“5000元”到“5600元”的涨薪幅度对他的吸引力并不大。除此之外,小田觉得在未来几年在公司也看不到什么升职的可能,工作上该掌握的技能都掌握了。小田说:“现在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就是怕自己会懈怠,年后又正好有很多招聘会,所以我想年后辞职换新的工作。”
对于这类原因的节后辞职,杨部长说:“因为类似原因,打算年后辞职跳槽的职场人士大有人在。一年的工作结束,新的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思考个人发展的问题,再加上年后很多公司开始大规模的招聘,机会也比较多,希望能够换个环境提升自我价值的想法会使很多人产生辞职的念头。”
裸辞很危险:每次跳槽都要有提升
对于节后辞职火爆的现象,杨部长指出,很多职场新人,甚至在职场工作7、8年的人都有一个相似的问题——找不准自己的职场定位和事业发展路径,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虽然通过跳槽能够找到待遇更优厚的工作,但是很多职场人士在春节后萌生的辞职的想法并不成熟。一方面,如果是裸辞,在长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工作时间上的脱节,对个人事业发展也不好;另一方面,在短时间内频繁的更换工作会给用人单位造成工作不稳定的印象。在工作单位稳定地待上几年,更加有利于个人发展成长,跳槽也更有价值。他说:“每次跳槽都要有收获,如果新的工作并不能为个人带来提升,将无益于个人的职业发展。”